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论研究 > 经验交流
加强武汉市离退休干部流动党员管理的几点思考 ——以武昌区南湖街华锦社区为例 2018-11-26 11:12:03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站原创    

 近年来,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与之趋势相同的是离退休干部队伍也在不断壮大,老干部、老党员、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在整个干部队伍、党员队伍和基层党组织中比重逐年增大。同时,离退休干部队伍占绝对多数的退休干部呈现出人数多、年龄跨度大、思想活跃、兴趣爱好多样,特别是异地居住、流动频繁等情况普遍的现状,成为当前老干部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变化新挑战。中办发﹝2016﹞3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意见》文件,明确提出“加强离退休干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要求。因此,如何确保离退休干部党员在流动中“流动不流失、离乡不离党”,已经成为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课题。

    武汉市委老干部局高度重视离退休干部流动党员管理,选择在基础条件好、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武昌区进行试点,以点带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为此我们特别对其中的突出典型武昌区南湖街华锦社区开展专题调研,总结出了一些离退休干部流动党员管理的经验做法。

一、武昌区南湖街华锦社区的基本情况及主要做法

(一)基本情况

1.华锦社区的基本情况。华锦社区是武昌区南湖街的核心社区之一,是在原南湖机场旧址上于上世纪90年代初起开发建设逐步形成的新型纯居民住宅小区,共有住宅楼98栋,288个单元,总户数4706户,常住人口12429人。由华锦花园、虹顶家园、马应龙宿舍、春天里四个小区组成,房源结构包括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多种形式,而且人口结构也相对复杂,既有中心城区疏导人口、拆迁迁移人口,也有外省市转移人口、临时务工人员等,使得辖区内流动老党员较多。

2.华锦社区的党组织及离退休干部流动党员情况。华锦社区现有3个混合网格支部,共有党员270名,其中离退休党员168名,支部大部分是老同志。多年来,社区共流入老党员136人,流出老党员17人。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是组织关系转移型,主要是为方便在社区就近学习活动将组织关系转移到社区或者未转移的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干部和国有企业兼并、破产等情况下转移到社区的离退休干部;二是异地长期居住型,主要是退休后随子女生活或者为照看孙辈而从异地过来居住的离退休干部。

(二)加强离退休干部流动党员管理的主要做法

1.注重建立离退休干部流动党员信息台帐。华锦社区将离退休干部流动党员管理与社区综合治理相结合,采取网格化管理的模式,按照“任务相当、方便管理、界定清晰”的要求,将辖区划分为3个网格,每个网格聘请专职网格员进行日常管理工作。通过网格员,利用对每个网格的社区居民基础信息进行完整采集的机会,及时登记掌握流入流出人口信息特别是离退休干部流动党员信息,建立离退休干部流动党员信息台帐,便于有针对性地开展管理服务工作。

2.注重加强党组织建设做好流动党员服务。华锦社区党总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对有意愿将党组织关系转入社区的,配合做好党组织关系接收工作,并将老同志就近安排到对应的网格党支部;对于不愿转移关系或者“候鸟型”的老党员,则作为临时党员划入网格党支部就近学习活动;积极开展“三会一课”,组织流动党员参与社区支部主题党日,提供学习活动场所,让他们定期过组织生活,让每一名离退休干部流动党员都能找到党组织。

3.注重搭建活动平台促进流动老党员作用发挥。搭建社区志愿者服务平台,组建“巧姐姐”“家具医生”等党员特色志愿服务组织,吸引离退休干部流动党员参与,发挥优势,积极参与社区治理,提升主人翁意识。搭建文艺活动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艺活动,吸引离退休干部流动党员参与,帮助他们迅速融入社区,感受社区大家庭的温暖。

二、当前离退休干部流动党员管理中存在的难点问题

通过试点,我们在加强离退休干部流动党员管理上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是由于流动党员群体的特殊性,流动党员管理中普遍存在的去向难掌握、管理难到位、活动难开展和作用难发挥的问题依然存在,成为制约流动党员管理的瓶颈。

(一)去向难掌握。大部分党员外出前不向所在单位和党支部报告,有的长期在外却不主动转移组织关系,也不主动与组织关系所在党支部或当地党组织进行联系。以华锦社区为例,对于流动党员的信息大多数只能被动的依靠网格员在日常巡查了解中收集,流动党员主动到社区党组织报到、纳入组织管理的是极少数。党组织很难随时掌握外出党员的去向,更无从了解他们的思想、学习、工作等情况。

(二)管理难到位。一些单位在离退休干部党员教育管理上有畏难情绪,再加之从事老干部工作的人手不足,只能做好日常的生活待遇落实和重要节点慰问,对外出的老党员管理就更力不从心。部分流入地的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管理不重视,认为流动党员情况复杂,管理难度大,对管好管活缺乏必要的对策措施,再加上经费等方面的因素,不愿接纳他们参加组织生活,容易出现管理上的“真空地带”。如华锦社区在开展网格化管理前因经费等各方面因素也没有及时将离退休干部流动党员纳入管理。

(三)活动难开展。由于部分单位党组织对退休干部管理不够严格,特别是对教育管理不够,慰问多学习教育少,致使离退休党员干部极少能过规范性的组织生活。而离退休干部流动党员更是远离属地党组织,流动时间较长,即使节假日回家,也是来去匆匆,很少参加或不参加党组织的活动。

 (四)党员作用难发挥。流动党员缺乏发挥自身作用的主动性,部分流动党员退休后“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心态比较严重,外出期间更是对党支部的工作不闻不问,对单位的发展漠不关心。尤其是部分党员感到自己离开了工作岗位,加之在异地,就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把自己与一般老百姓混为一谈。

产生以上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党员自身认识不深、党性淡化,党组织管理不力、覆盖面不够宽,没有适应流动党员管理的制度措施,原单位对离退休干部党员管理不重视,社区党组织对流入的党员底数不清、措施不力、办法不多造成的。

三、加强离退休干部流动党员管理的对策建议

面对我国步入老年社会,离退休干部队伍日趋扩大,养老方式更加多样化,人户分离、居所多变、外出频繁等情况逐步增多,决定了我们必须根据新形势新情况,及时加强离退休干部流动党员管理,着力破解离退休干部流动党员管理中存在的“行踪难以掌握、组织管理难以开展、思想教育难以坚持”问题。

(一)做好顶层设计,出台管理政策。流动党员管理是当前党员管理中的难点,各级党组织都高度重视,研究出台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但是尚未形成一套管总的政策文件。建议上级组织部门从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从有利于党组织管理、有利于离退休干部流动党员发挥作用、有利于加强党同群众的联系的要求出发,制定出能指导流动党员管理的顶层政策文件,涵盖流动党员登记、教育管理、经费保障和作用发挥等方面的内容。

(二)强化规范化管理,建立管理信息库。针对流动老干部党员去向难掌握、管理难度大的问题,建议把好流动党员出入关,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库和出入持证管理制度。各单位对流动党员逐一登记备案,建立台帐,掌握党员基本情况、外出时间、流入地址、联系方式、党组织关系和党费缴纳情况等信息并定期开展排查,及时更新完善信息,形成流动党员管理信息库。开展流动党员登记管理。对外出时间6个月以内的,开具《党员证明信》;对外出时间6个月以上,时间较长或异地居住的,但不愿转移组织关系的,办理《流动党员活动证》。离退休干部流动党员到居住地应及时将《流动党员活动证》或《党员证明信》交给流入地党组织,作为表明流动党员身份和就近学习活动的身份证明,主动接受流入地党组织的教育管理。

(三)创新党组织设置,探索异地服务新模式。按照一方隶属、多方管理的原则,积极推进在社区、医院、兴趣团队、教学班级等老同志的“聚集地”,也是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场所建立临时党支部等党组织,便于离退休干部流动党员加入接受管理、参与活动。根据当前我市部分老党员干部季节性流动的特点,在老同志夏季避暑居住集中的湖北利川和冬季避寒居住集中的海南省,联合当地老干部局,建立离退休干部流动党员管理服务站,为流动党员提供精准服务。

(四)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教育管理。结合离退休干部工作信息化建设,通过建立流动老干部党员微信群、QQ群,及时通报重要学习内容、上级的重大决策部署、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支部决议决定和重大活动,开展学习讨论、交流学习体会,了解掌握党员诉求,交流情感等。开发网上党支部手机APP和网站端,为流动党员提供党建学习资料查阅、支部动态订阅以及党费网上缴纳等服务。

                                (撰稿    刘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