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桑榆晚晴 > 老干风采
老红军张允一:一生允诺一个信仰老党员与年轻党员开展 2016-06-28 17:05:57     来源:武汉市经信委老干办     作者:许从本    

 

【人物简介】

张允一,1918年2月生于河南杞县。先后就读于开封女中,开封女师。1936年加入抗日民族解放先锋队。1937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爆发后,随战地教育服务团南下宣传抗日。1939年被派到延安中央党校学习,后留校任教。抗战胜利后,到河北省武安八区任区委书记。解放后先后在沙市、武汉等地工作,曾任武汉裕华纱厂党委书记等职。

1918年2月,河南开封杞县一户张姓人家,一个新生命降临,取名国媛。母亲日夜纺纱,供女儿读书。

在开封女中,国媛读了人生中第一本外国小说,高尔基的《母亲》。“整天捧着鲁迅、高尔基的书,进步小说都看,同学们互相传。”

看着看着,国媛自己改了名字——张允一。“只允许自己有一个信仰,那就是共产主义。”随之,她人生的大幕,轰轰烈烈拉开。        

                

 “‘允一’是我在入党时为自己改的名字,蕴含了“一生允诺一个信仰”的人生信念,一生跟党走,这是我矢志不渝的情怀。”这是近日在武昌茶港小区老红军张允一家里,94岁老党员张建萍、李敬忠等与年轻党员坐在一起开展“特色党小组””两学一做”党日学习活动时,98岁“特色党小组”组长张允一说的一番话。

张允一1936年10月参加革命,1937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近一个世纪以来,张允一走过了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参与过热火朝天的新中国建设,经历过动荡不安的文革时期,沐浴着改革开放的世纪春风。无论何时、何地,她一生一世跟党走的革命信仰从未改变,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志向从未动摇。“是党指引我走上了革命道路”,这是她时常会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作为全国为数不多的老红军,她本该享受应有的政治和生活待遇,但“一生跟党走,好的传统不能丢”的信念让她始终保持着“一辈子不沾国家光”的光荣作风和勤俭本色。离休30年来,她从未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平常,她注重自我锻炼,坚持小病不住院,大病少住院。去年5月,她膝盖游离体脱落,疼的无法行走,在医院做了简单治疗就坚决要求回家自然康复。在她看来,国家还不富裕,不能因为可以报销就不节省。市经信委老干办的同志们去看望她,她还会有“歉疚”的感觉。她常说“我觉得我一辈子没有做多少事,但党和国家给我很多,离休后组织上对我照顾得很好,经常来看我。耽误了大家的时间,我不能给组织添麻烦。”简单淳朴的话语反映的是一位老红军、老共产党员的质朴心灵。这位从延安窑洞走出,为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老红军,用她的坚定信仰和朴实作风,在离休后的岁月里,仍继续书写着美丽的人生画卷。

张允一在裕华纱厂当党委书记,她两次受到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当时毛主席看她比较紧张,就问她:“你是哪里人呀?”张允一说:“我是河南杞县人。”毛主席就说:“哦,杞人忧天就是说的你们那里的人呐。”一个简单的玩笑,让气氛顿时轻松了下来。得知张允一是党委书记,毛主席直夸“女同志当党委书记很不容易”。还说:“要多关心她们的身体、生活啊,女同志不简单,真是巾帼不让须眉,你们能顶半边天,业余要多开展一些文体活动,把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开展得丰富多彩。”

张允一离休后,办领导带着青年学习小组成员上门时,她常对年轻工作人员说,“我人老了,但思想没老。”当有人问起老人的长寿秘诀时,张允一说,我从来没想过保养身体,关键就是心态好。我一辈子不爱生气,所以不容易老,能长寿。张老每天坚持阅读报刊杂志,坚持收听、收看新闻,了解国内外时事。她在楼下与老年朋友聊天时高兴地说:“坚持学习会对生活带来新的内涵,能让人了解国内外新闻大事,明白国家经济发展的最新变化,知道一些过去闻所未闻的高新科技,以及保健知识,养身之道,让人建立自己新的目标和追求,提高晚年的幸福指数。” 老年朋友看到她总是风趣地说,张老太太步履矫健,身板硬朗,耳聪目明,精神矍铄,都看不出她已是98岁高龄了,倒像是70多岁的老人噢。